當前位置:首頁 |
|
廚房常見食品食用指南(一)
如何鑒別食用植物油質量?
看:油透明度要高,清晰透明、不混濁、無沉淀、無懸浮物。
聞:每種油都有各自獨特的氣味,有異味的油,說明油質量不好或發生變質。
嘗:質量正常的油無異味,如油有苦、辣、酸、麻等味則說明油已變質,有焦糊味的油質量也不好。
加熱:水分大的食用植物油加熱時會出現大量泡沫,且發出“吱、吱”聲。油煙有嗆人的苦辣味,說明油已酸敗。質量好的油應泡沫少且消失快。
吃植物油的四大誤區:
橄欖油最貴,營養價值也最高。橄欖油生產的勞動價值高,價格也就水漲船高。
精煉才是植物油質量的保證。提煉(包括精煉和脫臭)過程中許多維生素等物質也隨之失去。
少吃動物油。植物油、動物油應搭配或交替食用。
標有不含膽固醇字樣的油才是好油。膽固醇及其衍生物質是構成一切機體結構的基本成分,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,動物油中含量高,植物油中含量較低。
乳粉的保存和食用:
開封后的乳粉不宜存放于冰箱中,易造成乳粉潮解、結塊和變質;每次使用后要密封,儲存于室溫、避光、干燥、陰涼處。
乳粉開封后應在1月內用完。乳粉包裝上的保質日期指的是合適的儲存條件且未開封的情況下,一旦開封后,保質日期則失去參考價值。
正常乳粉開封后,如果結塊較大、堅硬、捏而不碎的,則乳粉很可能已經變質,請勿繼續食用。
科學喝牛奶小常識:
牛奶不宜與含鞣酸的飲食同吃,如濃茶、柿子等。
喝牛奶以每天早、晚為宜。
怎樣選購水產品?
魚類:眼睛光亮透明,腮片呈粉紅色或紅色,魚鱗光亮整潔,無黏液和污物,無異味。
蝦類:頭、體緊密相連,外殼與蝦肉緊貼成一體,蝦體硬而有彈性,兩側與腹面有光澤。
蟹類:腹面白色有光澤;蟹腿、螯均挺而硬并與身體連接牢固,提起有重實感。
貝類:外殼富有光澤,肉質堅實有彈性,表面無黏液,無異味。
怎樣鑒別甲醛泡發的水產品?
一看:通常使用甲醛溶液泡發過的魷魚、蝦仁,外觀雖然鮮亮悅目,但色澤偏紅;
二聞:會嗅出一股刺激性的異味,掩蓋了食品固有的氣味;
三摸:甲醛浸泡過的水產品,特別是海參,觸摸手感較硬,而且質地較脆,手捏易碎;
四嘗:吃在嘴里,會感到生澀,缺少鮮味。
如何選購放心肉及識別“有問題的肉”?
到銷售環境整潔衛生的大型超市或副食品商場購買;購買熟肉制品,要仔細查看標簽,購買生鮮肉時要看檢疫證明和標志。
注意防范“米豬肉”:瘦肉部分的切面上有米粒大小的白色半透明顆粒狀囊泡;過期冷凍肉:色澤暗黃,肉質發枯,外表有風干氧化斑點;注水豬肉:肌肉色澤變淡或呈現淡紅色,有的偏黃;冷凍注水肉表面光滑,橫切面有冰碴,化開后出水較多。